坚持二、三产业并举发展,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区二、三产并举发展战略都不会也不应该被废弃。但近几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化的推进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收紧,我区都市工业发展空间的瓶颈制约越来越明显。
一、存在的问题
1、工业发展空间制约明显。我区目前可用工业用地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期,在一期中,剩余可供工业项目用地约1600亩左右,其中全部或部分落实土地指标的约940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二期区块,规划尚未覆盖,目前仍处于控规编制阶段。从江北实际每年工业用地情况看,2012年我区成交工业用地448亩,2013年290亩,2014年445亩,平均保持在每年400亩左右,高新园的可供用地仅能满足全区两至三年的用地需求,工业用地捉襟见肘。
2、街道、镇老工业园区产出效能低。从“三经普”的初步汇总情况看,我区街道、镇的老工业区呈现出产业层级低、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的情况。老工业园区内近90%为规下、限下企业。企业拥有的工业用地呈现小、散、乱,占地多为10亩以下,有些仅为3-5亩,土地不规整的现象较为普遍。从产业层级上看,企业多为低端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年亩均税收在4-6万元间徘徊。从这些工业园区规上企业的情况看,企业规模也相对较小。据统计,2014年半年度的规上企业的亩均税金(按统计报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计算),洪塘、慈城分别为4.4、5.6万元每亩,均低于全区规上平均水平,庄桥6.2万元每亩,基本与全区持平。
总而言之,我区存在工业用地后续供给能力不足、已供土地产出能级不高等问题,两者共同作用,严重影响都市工业发展。
二、意见建议
1、积极推进“腾笼换鸟”战略,提高现有空间的利用率。一是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以政府收储工业低产田的方法,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在对现有工业存量用地进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透明、公开、公正的收储制度和计划,有序推进工业用地收储,进行低产田二次开发,解决土地瓶颈问题。二是盘活存量用地,提高现有土地容积率,以达到都市工业发展空间增容的目的。在不改变企业土地权属的原则上,制定出台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或联合市场主体参与城镇工业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
2、努力争取工业用地指标,扩大发展空间。利用我区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之机,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用地指标,为都市工业发展打下硬件基础。
3、鼓励企业加快产能升级,实现工业空间的“软”提升。积极鼓励、引导企业通过自身“修炼”,在体制、管理、制度等方面积极创新,进一步推进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借鉴和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利用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来强化“内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土地亩产产出。
(此提案为区领导领办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