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建言立论 >> 调研视察
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孵化器核心竞争力助力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字号:[ ]???发布日期:2016-02-03???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区政协洪塘街道联络委员会

  一、江北科技孵化器发展现状

  江北科技孵化器工作起步于2000年,是宁波市最早启动孵化器工作的县(市、区)。目前,江北共有9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总面积近1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62家,2014年年产值达12.01亿元。

  近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进一步提升科技孵化器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江北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附表:全区孵化器(众创空间)情况一览表

序号

园区名称

园区定位

成立时间

面积

(平米)

入驻

企业数

2014

总产值

(亿元)

优秀企业

备注

1

浙大宁波工研院

智能制造、工业4.0

2010.5

10000

21

2.5

摩科机器人、钜智、汉阁

延续,拟扩建加速器

2

134创意谷

新一代服务业

2007.4

5447

63

1.57

威迅软件、德腾工业设计、沧海新材料、矽源达新能源、净源膜科技

迁建,原有拟部分移交甬江街道继续管理

3

宁大产业园

校办经济(建筑类)

2009.5

5200

13

2.21

宁大地基、宁大设计院

2-3年后回迁至宁大校区内

4

长兴158

电商园

电子商务

2014.8

10000

22

0.33

在建

5

创意1956

创意设计

2009.5

20000

28

1.23

百宏服饰

延续

6

801商务区

电子商务

2013.11

20000

37

0.54

民营、延续

7

膜材料园

膜材料

2013.9

10000

12

3.12

长阳科技

在建

8

中部

科创园

口腔、牙科医疗

2010.9

8700

45

0.84

索客电器、蓝德控制、美格真

民营、延续

9

正和创新工场

科技研发、电子商务

2015.5

40000

15

新建

合计

129347

162

12.01

  二、江北科技孵化器发展存在的不足

  江北科技孵化器历经15年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但与深圳、杭州等科技孵化器发展先进地区比较,江北科技孵化器的发展仍显滞后,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不足:

  (一)管理服务体制不健全,政策延续性不足

  目前,我区各类孵化器已有近10家,但尚没有对全区孵化器实施日常管理服务的统一协调机构。江北区科技创业中心作为区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创业服务机构,对全区孵化器的管理服务职责尚未明确,各孵化平台之间交流沟通协作缺乏。尽管我区已于20158月出台《江北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但科技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实体性质相同名称各异的主体,在适用政策时存在相关一贯性不够等问题。

  (二)收益模式单一,转型升级导向不强

  目前的孵化器补助采取直接补助到孵化器的方式,在运营压力下,部分孵化器尤其是民营孵化器收益模式单一,对高科技含量企业的引进缺乏积极性。如位于甬江的801商务区,70多家企业中电商企业占多数,生物电池、软件开发等高科技企业总量为5家,其运营收入主要以房租、物业为主,占总体运营收入80%以上。位于工业区的正和创新工场,目前开放的12600平方运营场地,科技研发类企业用房占40%

  (三)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专业队伍不齐备

  孵化器作为培养创业企业和创业人才的摇篮,自身管理团队要求较高。当前我区各类孵化器管理团队大多停留在物业等基础服务,专业化队伍尚需培育。正和创新工场20多人的服务团队里,从事法务、会计代记账、创业辅导等深层业务的只有7人。

  (四)众创氛围不浓厚,孵化器内创业融资渠道少

  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首先是科技型企业总量偏少,许多孵化器制定了科技型企业招揽办法,但实际入驻的高科技、高产出企业不足两成。其次是社会对孵化器(众创空间)及其服务的认识不足,部分孵化器内企业提出的物业、项目申报等基础性服务日均10来件,但涉及投融资、上市等新型服务则不固定。此外,孵化器内新入驻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除小额贷款金融扶持外,亟需创业基金等渠道化解投入压力,但基金从申请到落地周期较长。

  三、进一步提升科技孵化器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为积极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结合我区实际,对今后孵化器(众创空间)发展提出“四化”建议,即:系统化、专业化、集成化、社会化,并建议“十三五”初即将此项工作列入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一)系统化做大,强化政策引领,完善众创网络

  加强调研排摸和相关理论研究,从区域层面、产业定位层面、拓展及辐射层面制定适合江北实际的孵化器扶持战略框架。建议区委、区政府明确区科技创业中心对全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的总体管理服务职能,构建以区科技创业中心为管理主体,以公共孵化器为技术创新重要支撑,全力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在新的孵化器政策中,明确区科技创业中心的收益奖励,即孵化企业留区贡献的10%奖励给区科技创业中心,作为全区的科技孵化母基金,并通过公开、公平、合理方式吸纳社会风投基金,组建全区孵化基金池,形成较好的孵化+投融资模式。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平台共融的众创网络。同时,进一步理顺孵化器政策兑现机制,针对不同时期孵化器发展的不同形式,明确政策适用主体,确保政策的延续性。

  (二)专业化做精,提升造血功能,丰富收益模式

  从增强孵化器自身造血功能入手,发挥政策倒逼作用,提升孵化器专业化发展水平。一方面,针对孵化器内企业出台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及补助办法,促进相关补助直接到企业,从根本上激励核心竞争力提升。另一方面,可推广“蓝野”模式,大力培育民营专业孵化器。如位于江北投资创业园内的中部科创园,由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牵头组建,通过创业帮扶、资源共享、园区盈利三大机制建设,以牙科关键产品研发制造为主体,整合并延伸牙科工业上下游产业,入驻及在孵企业近50家,聚集人才600余人,年产值超2亿元,利税近3000万元。该孵化器自创的三种退出模式尤为值得借鉴:一是针对孵化器内项目好、团队一般的,实施项目收购;二是针对孵化器内项目一般、团队较好的,留下团队;三是针对项目和团队整体水平均不高的,采取留下优秀员工为其他项目服务的方式,最大限度利用创业失败项目的剩余价值。同时,积极探索持股孵化、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等方式,改变单一收益模式,使孵化器与孵化企业实现一体化发展。例如正和创新工场投入近5000万创立浙江以琳、同创宏业两家专业投资公司,筛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技术前瞻性强、团队运营优的科技型企业,以持股融资的方式投资孵化器内优质项目,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获得稳定回报。

  (三)集成化做强,整合优势资源,建设专业团队

  做好科技孵化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融合,共享基础设施、科研仪器,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引导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如江北区政府和浙大共建宁波工研院,形成权责利相统一的创新创业联动机制,借助浙江大学资源优势,与52家企业签署共建工程中心或合作协议,为100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科技型公共服务,其中研发类服务81次,科技成果转化类服务26次,成功申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省、市级项目12项,完成23项产品和15项技术的研发,为地区经济发展调动新增资金1.54亿元,累计实现销售3500万元。同时,要培育完善孵化器管理专业队伍,对相关专业人才,建议纳入区人才政策奖励范围。

  (四)社会化做活,营造众创氛围,拓宽融资渠道

  定期发布公益性广告,借助各类媒介平台对孵化器及相关政策进行宣传,与发达地区的专业机构合作举办创客大赛、创客训练营等活动,吸引投资机构、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等参与投资孵化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孵化器领域,激励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可鼓励区工业30强、服务业20强企业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投资运营孵化器。在此基础上,协调职能部门尽快出台孵化器配套创业资金扶持办法,简化审批流程,加速流转速度,拓宽孵化器内企业创业融资渠道;同时在孵化器招才引智过程中加大投融资管理团队引进力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